氣血不足的人最應當艾灸的7個穴位(去寒)
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許多疾病,其實都是由寒氣引起的。換句話說,寒氣是許多病的根子,往往祛除寒氣,就能達到改善的目的。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人體7個重要穴位,艾灸它們就能使去寒事半功倍。
1
大椎穴
穴位:大椎穴是人體最大的穴位,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
針對的問題:幼兒體質虛弱、哮喘、頸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痺等。此外,大椎穴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調理。
2
足三里穴
穴位: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按壓有明顯的酸漲感。
作用:足三里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針對的問題:頭暈、耳鳴、失眠、癱瘓、便秘、胃痛、腹脹、腹泄、消化不良、食慾不好、胃潰瘍、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闌尾炎、急慢性腸炎等疾病。足三里穴位能夠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所以從古代起就被作為要穴來使用。此外,還可以用來防止老花眼、中風、高血脂等。
3
關元穴
穴位: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三寸。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緣處取穴。
作用:關元穴具有溫腎陽、補虛,壯陽的作用。
針對問題:元氣虧損的病症如中風、脫肛、身體無力、易疲勞、怕冷;男科疾病如遺精、陽萎、早洩、性功能低下等;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白帶病、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各種婦科疾病;下焦疾病如痢疾、脫肛、疝氣、便血小便滴瀝不盡,尿頻尿急、尿痛等。
4
神闕穴
位置:神闕,就是我們俗稱的“肚臍眼”。
作用:艾灸神闕穴,能溫通元陽、復甦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血。
針對問題:對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虛喘等有防治作用。還有提高免疫力、調節臟腑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
5
中脘穴
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中間位置。
作用:中脘穴為腑會穴,同時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對於六腑的功能均有調節作用。
針對問題:胃痛、腹痛、腹脹、嘔吐、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便血。現在常說的胃炎、胃潰瘍、十二脂腸球部潰瘍等脾胃問題。
6
命門穴
穴位:命門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前方平神闕穴。
作用:因本穴在兩腎之間,也和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腎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門之稱,也是我們人體的動力之源。
針對問題:四肢清冷、虛損腰痛、或五更洩,男子陽萎、早洩、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經痛、宮寒不孕等虛寒症狀。
7
太谿穴
穴位:太谿在足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用力按壓時,腳趾會出現麻木感。
作用:太谿穴為腎經的原穴,是腎經原氣經過和停留的腧穴。腎藏精,分化陰陽,因此無論腎精虛還是腎陰陽不足,都可以有太谿穴來補養。
針對問題:腎陰不足,陰虛火旺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耳鳴、耳聾、失眠、健忘,或者腎陽虧虛出現的肢冷、下肢水腫、分別是等疾病。可以按揉、按壓、以酸痛為適,力量大些以腳趾感覺到有麻木為宜,也可用艾灸。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1
大椎穴
穴位:大椎穴是人體最大的穴位,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
針對的問題:幼兒體質虛弱、哮喘、頸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痺等。此外,大椎穴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調理。
2
足三里穴
穴位: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按壓有明顯的酸漲感。
作用:足三里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針對的問題:頭暈、耳鳴、失眠、癱瘓、便秘、胃痛、腹脹、腹泄、消化不良、食慾不好、胃潰瘍、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闌尾炎、急慢性腸炎等疾病。足三里穴位能夠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所以從古代起就被作為要穴來使用。此外,還可以用來防止老花眼、中風、高血脂等。
3
關元穴
穴位: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三寸。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緣處取穴。
作用:關元穴具有溫腎陽、補虛,壯陽的作用。
針對問題:元氣虧損的病症如中風、脫肛、身體無力、易疲勞、怕冷;男科疾病如遺精、陽萎、早洩、性功能低下等;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白帶病、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各種婦科疾病;下焦疾病如痢疾、脫肛、疝氣、便血小便滴瀝不盡,尿頻尿急、尿痛等。
4
神闕穴
位置:神闕,就是我們俗稱的“肚臍眼”。
作用:艾灸神闕穴,能溫通元陽、復甦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血。
針對問題:對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虛喘等有防治作用。還有提高免疫力、調節臟腑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
5
中脘穴
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中間位置。
作用:中脘穴為腑會穴,同時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對於六腑的功能均有調節作用。
針對問題:胃痛、腹痛、腹脹、嘔吐、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便血。現在常說的胃炎、胃潰瘍、十二脂腸球部潰瘍等脾胃問題。
6
命門穴
穴位:命門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前方平神闕穴。
作用:因本穴在兩腎之間,也和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腎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門之稱,也是我們人體的動力之源。
針對問題:四肢清冷、虛損腰痛、或五更洩,男子陽萎、早洩、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經痛、宮寒不孕等虛寒症狀。
7
太谿穴
穴位:太谿在足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用力按壓時,腳趾會出現麻木感。
作用:太谿穴為腎經的原穴,是腎經原氣經過和停留的腧穴。腎藏精,分化陰陽,因此無論腎精虛還是腎陰陽不足,都可以有太谿穴來補養。
針對問題:腎陰不足,陰虛火旺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耳鳴、耳聾、失眠、健忘,或者腎陽虧虛出現的肢冷、下肢水腫、分別是等疾病。可以按揉、按壓、以酸痛為適,力量大些以腳趾感覺到有麻木為宜,也可用艾灸。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