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艾灸腳底一妙穴,徹底根除月經不調,痛經、脾胃病也管用!

脾胃不好的人,多施灸於中脘足三里等穴,月經不調的女人,也多施灸於三陰交關元等穴。如果脾胃不好又月經不調呢?這個時候,有一個穴位可以起到小刺激大反應的作用,這就是身體里八個“核反應堆”之一的公孫穴。


《史記》記載,黃帝複姓公孫,名軒轅。此穴以黃帝的姓為名,正是取帝王居中央而統治四方之意。公孫穴是脾經的絡穴,與衝脈相通。脾主土,在人體的正中央,主運化水穀精微,輸布全身,是人的後天之本,諳合統御之道。

公孫是脾經的絡穴,入屬脾臟,聯絡胃腑,又和位於胸腹部的衝脈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種疾患的作用。

衝脈有“五臟六腑之海”之稱,《靈樞經》說,衝脈乃“ 十二經之海”,是人體的“血海”。公孫穴通衝脈,衝脈皆起於胞宮,與女子月經、生育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因衝脈具有含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調理公孫穴,等於是對人身上十二經的氣血進行一次全面疏導,具有行淤止痛之功。



道家醫學認為,治療一切婦科疾病首先從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經不調,更應該首先調胃。脾統血,主運化。痛經時血色發暗並伴隨有血塊,兩三天血塊排出後疼痛的症狀就會緩解,但每月都會復發。小腹受涼或貪吃冷飲導致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濕,脾胃的運化不良就會產生痛經,有時還會伴隨嘔吐、噁心、頭痛等症狀。

所以脾胃不好的、又有痛經、月經不調的女性朋友,可以多刺激公孫穴,可謂一舉多得!

位置公孫穴在人的足內側緣,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方。或在第一蹠骨基底之前內側下緣凹陷中,赤白肉際處取穴。




適用人群:有痛經的女性,經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主要功效:可緩解痛經症狀,對胃痛、嘔吐、腹痛、腹瀉、痢疾等胃腸病症有輔助功效。

平時為調節身體而找公孫穴,沒有必要按照治療用的位置去找,以自己的壓痛為準。我一般把公孫穴看做一個區域,在腳拇指跟後,有一塊很大的腳掌骨,在腳內側沿著這個骨頭按壓,壓到最有酸脹或酸痛感覺的那一點,就是屬於你自己的公孫穴了。

艾灸方法:用艾條熏灸此穴,每次15分鐘左右,也能溫補脾陽。灸的時候有個竅門,叫雀啄灸。皮膚感覺有點發燙,馬上拿開,然後再接著熏灸。反復進行,猶如小鳥啄食,可以很好地保護皮膚。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文章來源:艾蓬軒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