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古人長壽之法十訣大公開,值得收藏

泱泱世界,上下五千年,許多人夢寐以求長生不老,求仙方,覓仙果,煉金丹……儘管得道飛升成仙成佛大多成了傳說,無從考證。人類也積累了豐富的養生保健經驗,使平均壽命不斷提高。



為了大家和我們的家人的健康,現將古人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良方介紹如下,只要你身體力行,將對你的健康大有裨益。這些保健良方既十分簡單,又很容易做到,概括起來,大致有如下十要訣。


一、頭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人體的精明活動,完全是靠人體先天和後天的精氣來維持。若有病變,則會出現“頭頸低垂,不能抬起,兩目凹陷無光”的精衰神亂之象。

現代中醫學研究認為:人體之重要十二經脈和四十多處大小穴位以及十多個特殊刺激區均匯聚於頭部。

為此,有人主張“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後梳一回,中午休息後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兩分鐘梳60-100次為宜。只要你持之以恆地梳頭,就會感到頭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髮變黑,食慾增加。由此可見,勤梳頭的確是一種保養人體精、氣、神的最簡單經濟的長壽保健方法。


二、腳稱第二心臟,常搓湧泉保健康。

腳部乃“三陰交之始,三陽交之終”,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有“第二心臟”之稱。

歷代醫學家認為,腳部保健並對全身健康有益的最重要方法是揉搓湧泉穴(即腳心中央意思是說,腎經之經氣猶如水井中泉水一樣,將從這裡源源不斷地湧出,長期不斷,經常以熱水浸泡後搓此穴,既可以溫補腎經,益精填髓,舒筋活絡,平衡陰陽,又可以舒通心腎,滋生腎水,抑制腎臟虛火,排泄體內毒素雜物;既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禦寒暖體,緩解肌肉緊張,消除各種疲勞,又可以舒肝明目,清肺理氣,祛風濕,助消化,通大便,止瀉痢;同時,還能治療頭頂痛、疝氣、腎炎、性功能衰退、小兒驚風、失眠、高血壓、冠心病、心悸、咽喉腫痛、腳裂以及老年性四肢麻木等幾十種疾病。

正因為如此,湧泉穴才被中外醫學權威譽為“健身之穴”。





三、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提倡“早漱津令滿口乃吞之”,乾隆皇帝也總結了“津常咽”的養生秘訣。

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並非侈談。

四、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民諺“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就是這個意思。

具體做法是:精神放鬆,口唇微閉;心神合一,默念叩擊;先叩臼牙,再叩門牙;輕重交替,節奏有致。終結時,再輔以“赤龍(舌頭)攪海,漱津勻吞”法則會使效果更佳。



五、人之腎氣通於耳,扯拉搓揉健全身。

拉耳保健法的操作方法是:以右手從頭上引左耳14下(用右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左耳),再用左手從頭上引右耳14下(即用左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右耳)。

此法簡便易行,效果良好,如再輔以按、摩、搓、揉、點、捏等手法,則更能強身健體,敷養腎元。

現代醫學認為:耳朵上的49個穴位和各部位與體內的五臟六腑等器官以及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因此把它形容為“縮小了的人體身形”。


六、夫妻之間互搥背,解疲強身又防癌。

搥背是古老而又立竿見影的健身方法.

搥背通常有拍法和擊法兩種。

拍法,即用虛掌拍打;擊法,即用虛拳拍打。虛,意即輕。手法要協調均勻,著力富有彈性,每天一次即可,每次搥背50-60下。為方便起見,搥背最好在夫妻間進行,每晚睡前,互相捶拍,雙方收益。



七、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氣血裨神元。

揉腹,即用手來回搓擦“介於胸和骨盆之間,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內臟”的一種養生保健法。祖國醫學認為: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官城,陰陽源”。

揉腹之法,以《延年九轉法》介紹為宜:先用右手大魚際在胃脘部按順時針方向揉摸130次,然後下移至肚臍周圍揉摸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後逆向重複一遍。

或者沿腹部四周,從右下開始向上,繼之向左,再從左上向下,順向揉摸。揉摸次數可因人而異,不必拘泥。由於腹藏五臟,經絡甚多,除飽食或空腹不宜施行外,凡腹部患有炎症、闌尾炎、腸梗阻、急性腹痛、內臟惡性腫瘤等最好不揉腹。


八、消瘦健美助血運,勤伸懶腰效最高。

有句帶有貶意的民諺叫“懶人伸懶腰”,其實這是一種傳統的偏見。所謂伸懶腰,就是指伸直頸部、舉抬雙臂、呼吸擴胸、伸展腰部、活動關節、鬆散脊柱的自我鍛煉。唐朝孫思邈說得好:“血不運則百病生。”意思是說:如果人體的血液循環狀態不好,甚至不能為各部位正常提供所需營養物質,就會出現“精衰、氣竭、神亂”病象。





九、合谷內關足三里日按一遍健全身。

足三里穴位於膝關節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為“足陽明胃經”主穴,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對胃痛、嘔吐、便秘、腹瀉、肝炎、膽囊炎及高血壓、下腹疼痛、癱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合谷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橈側。主治頭痛、面癱、五官疾病及高熱抽搐等。內關為“足厥陰心包經”要穴,位於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主治心悸、高血壓、癲癇、哮喘、胃痛、噁心、嘔吐等。

足三里合谷內關為歷代醫家強身治病之三大要穴。

近年來,我國學者發現,對此三穴進行按摩,對全身的神經、肌肉、組織、器官可起到顯著的興奮作用,有病則治病,無病則強身,其效果為任何一種現代體育運動都無法比擬。具體方法是每天定時用大拇指或中指分別按壓足三里、合谷、內關穴一次,每穴每次按壓5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


十、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

谷道,俗稱肛門。撮,即收(提)縮也。通俗地講,就是做收縮肛門的動作。

據研究,日撮谷道一百遍,最大的作用在於促進肛周血液循環,防治靜脈淤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內痔、外痔、肛裂、脫肛、肛門濕疹、便秘、慢性腸炎等,同時對治療和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下肢靜脈曲張、肛周炎症、肛周皮膚損傷等慢性疾病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各種健身方法都不受時間、環境等條件的限制。關鍵在於您能否付諸實施,並持之以恆。願此十訣能助您青春常駐、身輕體健、延年益壽。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