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養生」這10大救命穴,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建議收藏
中醫穴位按摩,歷史悠久,不僅可以用於養生,其治病之效更是令人追捧。它可謂是最古老的治療手段,通過對身體一些部位的按摩,可以緩解身體的不適症狀,救人於命懸一線。
穴位按摩是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治病要訣,以經絡腧穴學說為基礎,以按摩為主要施治,用來防病治病的一種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一、休克掐壓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當中風、中暑、中毒、過敏時突然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情況時,用拇指尖掐壓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於人體鼻唇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面腫,腰背強痛等症。
我們常說“掐人中”,這句話在人暈倒的時候用的最多。當然掐人中只是一種簡便的應急急救措施,還應及時與醫院聯繫,進一步搶救,以免延誤病情。
二、氣喘按揉膻中穴
人體約有360多個穴位,但常用的並不是很多,比較實用的、能應急的是幾個固定的特殊穴位。舉例子來說,如果感覺胸悶、憋氣,最容易產生反應的叫膻中穴。膻中屬於任脈穴,位於胸前正中線上,兩乳頭之間。如果有上述症狀,膻中穴的痛感會非常強。此時可以用拇指按揉,按揉後能夠產生疼痛感,疼痛的刺激再加上穴位行氣的作用,可以達到寬胸理氣的效果,緩解胸悶、哮喘等症狀。
經常與膻中穴一起搭配按摩的是內關穴,內關穴屬於心包經,心包經能夠寬胸、理氣、強心,和膻中穴搭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內關穴位於前臂,在腕橫紋上2寸,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仰掌取穴。也可以用來緩解中暑、暈車船。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氣,稍微有酸脹感即可。
三、頭痛按揉太陽穴
頭痛有很多種原因,如果是神經性的偏頭疼,可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一寸凹陷處),按壓至脹痛,並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約1分鐘,頭痛可減輕。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當人們長時間連續用腦後,太陽穴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就是大腦疲勞的信號。這時按摩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能夠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並且能繼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太陽穴在中醫經絡學上被稱為“經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術拳譜列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現代醫學證明,打擊太陽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腦震盪使人意識喪失。太陽穴的主治病症為: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
四、高血壓按揉橋弓穴
高血壓患者,有時候因為生氣或者其他情緒不穩,血壓會突然升高。這時候,穴位按摩能起到快速緩解作用。這個穴叫橋弓穴,位於人體頸動脈竇的部位,推拿這個穴位,能夠使人的心率減慢、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具體做法是: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自上而下地推按位於耳後到鎖骨上窩處成一條線的橋弓穴(當頭側轉時,從耳後到鎖骨頭有一條肌肉突出在頸側,整條肌肉即是),一定要從上往下推,適當用力。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橋弓穴時只能一側一側地進行,切不可兩側伴隨推拿,因為雙側推拿會影響頭部供血,刺激過強,容易導致頭暈甚至昏厥。
五、嘔吐按揉內關穴
嘔吐時,可用中指壓內關(在掌面腕橫紋上二寸,兩筋之間)止嘔。壓時有酸脹感說明按準穴位,2分鐘後噁心嘔吐可緩解。
內關穴有疏導水濕、寧心安神、理氣鎮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悶氣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噁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絞痛、月經痛、腹瀉、精神異常等。
六、咳嗽按揉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側,距指甲角—分處。咳嗽不止時,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至有酸痛感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個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療法。少商是井穴,在這裡放血可以減輕咽喉的疼痛。這是因為肺怕熱,喜清涼。少商放血就相當於將肺經過熱的氣血引出去,還肺一個清涼的天地。刺血的時候,先用酒精將針和皮膚都消毒,然後捏起一點點少商處的皮膚,用針快速在皮膚上刺兩下,同時擠三到五滴血,然後迅速用棉棒輕輕按住,以便於止血。
少商穴最擅長治療的一個病症是咳嗽。秋天時,很多人會時不時地咳嗽幾聲,嚴重的甚至咳出血來,咳得頭痛。這時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七、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時,可用雙拇指按揉雙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待有酸痛麻脹感後3—5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
足三里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此外,情緒方面的問題,穴位按摩也能適當緩解,比如緊張不安,可以按揉勞宮穴。勞宮穴是調節自律神經的穴位,刺激這個穴位會緩解緊張。
八、痛經按揉十七椎
痛經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在中醫臨床中,通過穴位按摩的方法能對痛經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月經週期較準時的女性,可以事先“防患於未然”。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彙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位置。在經前一周左右時間,按摩“三陰交”,對緩解痛經有很好療效。如果月經已至,則可在經期按摩“十七椎”穴。“十七椎”在《千金翼方》中被稱為“背部奇穴”,位於腰部的後正中線上,第五腰椎棘突下。尋找此穴時,可以用手壓一壓,如果有明顯的痛感,就是找對了位置。操作時,用拇指指關節加點力度,按揉該穴3~5分鐘,感覺有輕微的痛感為度,不能只按,一定還要揉,才能讓血脈暢通,疼痛才能緩解。
九、便秘點壓天樞穴
便秘患者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側2寸),感覺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有便感,然後屏氣,以增加腹內壓,稍後即可排便。
天樞穴以治療腸胃疾病為主。主治疾病為: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痺、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天樞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實驗和臨床驗證,針剌或艾灸天樞穴對於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具有顯著的功效。
十、頸部僵硬按揉肩井穴
現在有一種比較多發的頭痛,叫頸性頭痛,是由頸椎問題引起的,因為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導致頸部肌肉緊張,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從而引發頭痛。這種頭痛可以按揉肩井穴緩解。位置在頸部後面最突起的骨頭與肩頭連線的正中。
按摩時,用中指按住對側的肩井穴,並轉動與肩井穴同側的胳膊,按壓力度以感覺到“舒服的微痛”為最佳。如果在辦公室備一個小吹風機,休息時間溫暖肩部,效果會更好。
文章來源:悅讀養生
穴位按摩是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治病要訣,以經絡腧穴學說為基礎,以按摩為主要施治,用來防病治病的一種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一、休克掐壓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當中風、中暑、中毒、過敏時突然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情況時,用拇指尖掐壓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於人體鼻唇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面腫,腰背強痛等症。
我們常說“掐人中”,這句話在人暈倒的時候用的最多。當然掐人中只是一種簡便的應急急救措施,還應及時與醫院聯繫,進一步搶救,以免延誤病情。
二、氣喘按揉膻中穴
人體約有360多個穴位,但常用的並不是很多,比較實用的、能應急的是幾個固定的特殊穴位。舉例子來說,如果感覺胸悶、憋氣,最容易產生反應的叫膻中穴。膻中屬於任脈穴,位於胸前正中線上,兩乳頭之間。如果有上述症狀,膻中穴的痛感會非常強。此時可以用拇指按揉,按揉後能夠產生疼痛感,疼痛的刺激再加上穴位行氣的作用,可以達到寬胸理氣的效果,緩解胸悶、哮喘等症狀。
經常與膻中穴一起搭配按摩的是內關穴,內關穴屬於心包經,心包經能夠寬胸、理氣、強心,和膻中穴搭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內關穴位於前臂,在腕橫紋上2寸,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仰掌取穴。也可以用來緩解中暑、暈車船。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氣,稍微有酸脹感即可。
三、頭痛按揉太陽穴
頭痛有很多種原因,如果是神經性的偏頭疼,可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一寸凹陷處),按壓至脹痛,並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約1分鐘,頭痛可減輕。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當人們長時間連續用腦後,太陽穴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就是大腦疲勞的信號。這時按摩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能夠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並且能繼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太陽穴在中醫經絡學上被稱為“經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術拳譜列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現代醫學證明,打擊太陽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腦震盪使人意識喪失。太陽穴的主治病症為: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
四、高血壓按揉橋弓穴
高血壓患者,有時候因為生氣或者其他情緒不穩,血壓會突然升高。這時候,穴位按摩能起到快速緩解作用。這個穴叫橋弓穴,位於人體頸動脈竇的部位,推拿這個穴位,能夠使人的心率減慢、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具體做法是: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自上而下地推按位於耳後到鎖骨上窩處成一條線的橋弓穴(當頭側轉時,從耳後到鎖骨頭有一條肌肉突出在頸側,整條肌肉即是),一定要從上往下推,適當用力。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橋弓穴時只能一側一側地進行,切不可兩側伴隨推拿,因為雙側推拿會影響頭部供血,刺激過強,容易導致頭暈甚至昏厥。
五、嘔吐按揉內關穴
嘔吐時,可用中指壓內關(在掌面腕橫紋上二寸,兩筋之間)止嘔。壓時有酸脹感說明按準穴位,2分鐘後噁心嘔吐可緩解。
內關穴有疏導水濕、寧心安神、理氣鎮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悶氣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噁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絞痛、月經痛、腹瀉、精神異常等。
六、咳嗽按揉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側,距指甲角—分處。咳嗽不止時,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至有酸痛感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個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療法。少商是井穴,在這裡放血可以減輕咽喉的疼痛。這是因為肺怕熱,喜清涼。少商放血就相當於將肺經過熱的氣血引出去,還肺一個清涼的天地。刺血的時候,先用酒精將針和皮膚都消毒,然後捏起一點點少商處的皮膚,用針快速在皮膚上刺兩下,同時擠三到五滴血,然後迅速用棉棒輕輕按住,以便於止血。
少商穴最擅長治療的一個病症是咳嗽。秋天時,很多人會時不時地咳嗽幾聲,嚴重的甚至咳出血來,咳得頭痛。這時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七、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時,可用雙拇指按揉雙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待有酸痛麻脹感後3—5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
足三里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此外,情緒方面的問題,穴位按摩也能適當緩解,比如緊張不安,可以按揉勞宮穴。勞宮穴是調節自律神經的穴位,刺激這個穴位會緩解緊張。
八、痛經按揉十七椎
痛經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在中醫臨床中,通過穴位按摩的方法能對痛經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月經週期較準時的女性,可以事先“防患於未然”。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彙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位置。在經前一周左右時間,按摩“三陰交”,對緩解痛經有很好療效。如果月經已至,則可在經期按摩“十七椎”穴。“十七椎”在《千金翼方》中被稱為“背部奇穴”,位於腰部的後正中線上,第五腰椎棘突下。尋找此穴時,可以用手壓一壓,如果有明顯的痛感,就是找對了位置。操作時,用拇指指關節加點力度,按揉該穴3~5分鐘,感覺有輕微的痛感為度,不能只按,一定還要揉,才能讓血脈暢通,疼痛才能緩解。
九、便秘點壓天樞穴
便秘患者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側2寸),感覺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有便感,然後屏氣,以增加腹內壓,稍後即可排便。
天樞穴以治療腸胃疾病為主。主治疾病為: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痺、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天樞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實驗和臨床驗證,針剌或艾灸天樞穴對於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具有顯著的功效。
十、頸部僵硬按揉肩井穴
現在有一種比較多發的頭痛,叫頸性頭痛,是由頸椎問題引起的,因為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導致頸部肌肉緊張,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從而引發頭痛。這種頭痛可以按揉肩井穴緩解。位置在頸部後面最突起的骨頭與肩頭連線的正中。
按摩時,用中指按住對側的肩井穴,並轉動與肩井穴同側的胳膊,按壓力度以感覺到“舒服的微痛”為最佳。如果在辦公室備一個小吹風機,休息時間溫暖肩部,效果會更好。
文章來源:悅讀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