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道家“三關九竅”

道家“三關九竅”

道家三關九竅所在的“任、督、衝三脈”構成人體的“小天地”。《內經·靈樞》稱:“ 經脈者,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有所謂經絡“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如果臟腑的虛實得不到內部調節,人體的病候得不到排除和糾正,乃至威脅人體生命的存在。




吐納、調息、導引要經過“ 前三田 ”(上、中、下三丹田),“ 後三關 ”(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 三竅”(陰竅、陽竅、中宮竅),共為九竅。道家也稱“九竅”為:明堂、洞房、泥丸、氣府、鵲橋、重樓、鳩尾、絳宮、黃庭。兩眉間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注實質為丹房)。其中上丹田是練功的主竅,通此一竅,可以窺探天地之奧秘,把握造化之玄機。竅與經絡穴位有著聯繫,但它又不是穴位,因為穴位只能影響局部,竅則聯繫整體。




“九竅”各有其實際的位置和不同的作用,“竅”的存在不能離形,“竅”的作用不能離氣,“竅”的運用不能離意。意、氣、形是練竅的基礎,所以竅與靜功的“三層九步功”有關,它包含著“九竅”的練法。各竅位置和作用: 

1、上丹田:即主竅,在兩眼之間,此處是“意”的中心,真氣的根源,此竅至為重要。因為精神意識是生命的主宰,真氣是生命之根本,能意識中定,才能感應到整體,其氣歸根才能運化全身,此竅是生命活動的核心,守之可祛病延年,失之則衰老衰亡。意的活動都是通過此竅,是識神的“出入之門”,出則死,入則生,故又有“生死戶”之稱。把握了它,就等於主宰了自己的生命。 

2、中丹田:在胸部“膻中穴”上一寸五分,是“形”的中心,此竅開則心胸開闊,形體舒展,經氣通順。人在突然受到驚嚇,形散氣亂之時,常不自覺地用手去撫胸部,即與此竅有關。經絡學有氣會“膻中穴”之說,因此有人就把“膻中穴”當做中丹田,但注意“膻中穴”不能產生整體全面的舒適感。 

3、下丹田:在肚臍下一寸三分(小腹內部),是“衛氣”的中心,力的根源。氣如不歸中心,則氣散浮,力無根,所以練功第一步就要求氣沉丹田,但不能氣壓丹田,或意守丹田,只要做到“舒胸松腹”,氣就自沉丹田,從而遍布全身,達乎四肢。 

4、尾閭關:又名“命門關”,是“勁”的中心。但它既不在尾閭處,又不是“命門穴”,它是在與“下丹田”前後平行相對的腰椎之間,太極拳稱之為腰際,它是勁的中心,四肢的活動都與腰勁有關係,腰一動,整體都動,所以有“腰為第一主宰”之說,腰如歪扭,則勁不整,腰有損傷,則全身不能用力。練功要求“掖胯斂臀”,丹田之氣自然貼背,此處自會慢慢凸起,與整個脊椎骨形成一條微向內合的弧形。腰際中正則此竅開,自然上下通順,力達四肢,發揮整體一致之勁。 

5、夾脊關:它的位置在兩肩胛骨之間,與“中丹田”前後平行相對的脊椎骨之中。此處是勢的中心,它處在兩肩的連接點上,一般人兩肩胛骨突出,不但影響勢的舒展,而且有礙督脈的運行,能做到拔背肱弓,則肩胛收,脊背圓,兩臂展,督脈通,此竅自開,而有包容一切之勢。


6、玉枕關:在後腦枕骨的之間,它與“上丹田”前後平行相對,是“神”的中心,此處是生命之根,如受損傷,輕則神誌不清,重則死亡。此竅之下,有一凹陷,陷深則竅閉神萎,能注意“頂頭直項”,則凹處飽滿而竅開神旺。意與此竅相聯,即意與神合,自能“意定神旺”,普照內外,而加強神的作用。

7、陰竅:亦名“海底”,在襠部兩陰之間(相當於“會陰穴”),它是形與勢合、統一於“虛”的關鍵,形屬陰,形松勢展,達到“虛”,則陰氣降“海底” ,而陰竅開。此竅閉,必形緊勢縮,內實而不虛。如能注意“圓襠合膝”,可開此竅,自會產生“外包內撐”,松展如一,形空勢虛之感。 

8、陽竅:亦名“靈臺”,在頭頂“百會”與“鹵門”之間,它是氣與勁合、統一於“靈”的關鍵,屬氣展陽。陽竅開則氣順勁合,陽氣升靈臺,此竅不開,則氣滯勁呆,下重而不靈。如能“頭頂虛靈”,可開陽竅,自會有周身勁利、虛靈之感。

9、中宮竅:亦名“泥丸宮”,在“上丹田”與“玉枕關”的中間,居陽竅上下垂線之上,故又稱“十字架”,它是意與神合統一於“空”的關鍵。守此竅能使神意交合,真氣歸正,整體統一,全面平衡,自然會產生神照全面,氣潤周身,內外清澈,意靜性空之感。 

九竅分佈於身軀的前、後、上、下、中,組成九宮八卦之象,蘊含著太極陰陽之理。前身屬陰,上、中、下三丹田,陰為柔目,主收藏,是養生之處,應含蓄於內,運化周身。後身屬陽,有尾閭、夾脊、玉枕三關,陽為剛,屬金,主開放,是運營之所,應擴延於外,衛護形體。陰竅居下身,為降,屬水,主靜,應穩定。陽竅居頂上,為升,屬火,主動,應靈活。泥丸宮居中,中為定,屬土,主中和,土為太極之體,它統四象,合八卦,是陰陽相交之處。守此一竅,即可聯繫其它八竅。能九竅相合,則九九歸一,有無混化,即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會產生形如太虛,身似宇宙,無內無外,無邊無際之感;到此境界,即無所謂中心,而處處都是中心,也無竅可守,而處處都在竅中,也就是達到了“ 意無意、竅無竅、無意之竅是真竅”之境。

任督二脈,是通的。所謂打通,是說氣感通過。《遵生八牋》雲:上丹田為性根,下丹田為命蒂。通過對上丹田的修煉,主要是提高神的層次。《黃庭經》說:“仙人道術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對於各丹田的功能,《紫清指元集》中說:人身中上有天谷泥丸,藏神之府也;中有應谷降宮,藏氣之府也;下有靈谷關元,藏精之府也。上丹田又稱為盡性之門,《修真辯難》上說:下丹者,練精化氣;中丹者,練氣化神;上丹者,練神還虛。下丹田往往與腎間命門相溝通。命門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同時又為下丹田精氣出飛之處,有充實的下丹田,是內家拳習練者的階段性的目標,然而不同的用功方式,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從性命修煉的角度認識丹田。下丹田關係人的生命,上丹田關係人的智慧,是有一定的實踐根據和理論依據的。如果只有下丹田,得不到上丹田的關照,終究不能長久;如果僅有上丹田,沒有下丹田的根,最終也會得而復失。這就是從上下丹田的理論說明了性命雙修的必須性。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