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皆由痰作祟”這三個穴位祛濕化痰,非常有效(止咳化痰)
提到痰,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咳嗽會產生痰。
但在中醫裡,痰的概念要廣泛得多,它往往與“飲”並稱。痰飲是指由於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或飲食所傷,使肺、脾、腎、三焦等臟腑的氣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謝障礙,停留或滲注於體內某一部位而發生的病證。
痰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有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
❖ 我們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屬於有形之痰,不難對付。
止咳化痰-孔最穴、豐隆穴
有些人咳嗽很長時間都不好,稱為久咳,多是因為外在的病邪長時間停留在身體裡,傷害了我們的髒腑,或者氣虛血虧,七情鬱結等所造成。很多人喜歡喝止咳糖漿來止咳,下面再教大家找一找我們身體上自帶的、不用花錢的“止咳糖漿”,那就是孔最穴。
彈撥孔最穴可以緩解久咳的症狀,針刺孔最穴則可以治療久咳。彈撥法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手法,即用拇指深按於穴位,待出現有酸脹、疼痛的指感後,像彈撥琴弦一樣地往返撥動。
豐隆穴屬足陽明胃經絡穴,最擅長祛痰,既可以化有形之痰,又可以化無形之痰,健脾化痰止咳的效果都很不錯。
取穴方法:位於小腿外側自犢鼻至外踝尖之間中點,脛骨外緣再向外約兩橫指處。
按摩手法:先點後揉。即先向下用力點壓豐隆約10秒鐘後,保持向下的力道,改點為揉,操作約10秒鐘,如此反復至少3分鐘,再換另外一側。
❖ 另一種無形之痰才難纏,它是指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痰。通俗地說,就是體內代謝不掉的垃圾。
這種無形之痰平時看不見、摸不著,只有有經驗的醫生才能通過舌苔、脈像等特徵判斷。但這種痰又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原因,所謂“百病皆由痰作祟”,三高症、脂肪瘤、不孕不育、胃病、脂肪肝、中風、心髒病、腦血栓等,都與痰邪有一定關係。
由於痰濕產生的原因與脾胃有關,脾主運化,脾虛則運化水濕的能力下降,導致濕邪聚集,久而久之,則會聚濕生痰。所以,燥濕化痰要在胃經和脾經找穴位。
剛才提到的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對清理人體多餘的營養或代謝後產生的廢物垃圾,非常有效。那麼脾經上應該找哪個穴位呢?那就是陰陵泉了。
陰陵泉穴
脾主運化氣血,脾經不通的人氣血必定會不足,多按陰陵泉,既可以培補氣血又可以健脾袪濕。因為陰陵泉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五行屬水,是脾經經氣注入的地方,脾經經氣在這裡最為盛大,具有健脾化濕、通利三焦、清熱利尿的作用,是人體上非常重要的健脾祛濕利水的要穴。
取陰陵泉穴的時候,要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陰陵泉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每次按摩50下左右,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兩腿都要按摩,一般按摩兩週就可以看到祛濕的效果。
感謝您的關注!您還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內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給我私信。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轉發、收藏!
文章來源:程氏針灸程凱
但在中醫裡,痰的概念要廣泛得多,它往往與“飲”並稱。痰飲是指由於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或飲食所傷,使肺、脾、腎、三焦等臟腑的氣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謝障礙,停留或滲注於體內某一部位而發生的病證。
痰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有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
❖ 我們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屬於有形之痰,不難對付。
止咳化痰-孔最穴、豐隆穴
有些人咳嗽很長時間都不好,稱為久咳,多是因為外在的病邪長時間停留在身體裡,傷害了我們的髒腑,或者氣虛血虧,七情鬱結等所造成。很多人喜歡喝止咳糖漿來止咳,下面再教大家找一找我們身體上自帶的、不用花錢的“止咳糖漿”,那就是孔最穴。
彈撥孔最穴可以緩解久咳的症狀,針刺孔最穴則可以治療久咳。彈撥法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手法,即用拇指深按於穴位,待出現有酸脹、疼痛的指感後,像彈撥琴弦一樣地往返撥動。
豐隆穴屬足陽明胃經絡穴,最擅長祛痰,既可以化有形之痰,又可以化無形之痰,健脾化痰止咳的效果都很不錯。
取穴方法:位於小腿外側自犢鼻至外踝尖之間中點,脛骨外緣再向外約兩橫指處。
按摩手法:先點後揉。即先向下用力點壓豐隆約10秒鐘後,保持向下的力道,改點為揉,操作約10秒鐘,如此反復至少3分鐘,再換另外一側。
❖ 另一種無形之痰才難纏,它是指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痰。通俗地說,就是體內代謝不掉的垃圾。
這種無形之痰平時看不見、摸不著,只有有經驗的醫生才能通過舌苔、脈像等特徵判斷。但這種痰又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原因,所謂“百病皆由痰作祟”,三高症、脂肪瘤、不孕不育、胃病、脂肪肝、中風、心髒病、腦血栓等,都與痰邪有一定關係。
由於痰濕產生的原因與脾胃有關,脾主運化,脾虛則運化水濕的能力下降,導致濕邪聚集,久而久之,則會聚濕生痰。所以,燥濕化痰要在胃經和脾經找穴位。
剛才提到的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對清理人體多餘的營養或代謝後產生的廢物垃圾,非常有效。那麼脾經上應該找哪個穴位呢?那就是陰陵泉了。
陰陵泉穴
脾主運化氣血,脾經不通的人氣血必定會不足,多按陰陵泉,既可以培補氣血又可以健脾袪濕。因為陰陵泉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五行屬水,是脾經經氣注入的地方,脾經經氣在這裡最為盛大,具有健脾化濕、通利三焦、清熱利尿的作用,是人體上非常重要的健脾祛濕利水的要穴。
取陰陵泉穴的時候,要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陰陵泉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每次按摩50下左右,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兩腿都要按摩,一般按摩兩週就可以看到祛濕的效果。
感謝您的關注!您還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內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給我私信。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轉發、收藏!
文章來源:程氏針灸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