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劉渡舟:探究人體的“津液鏈”(血液、髓液、汗液)

劉渡舟:探究人體的“津液鏈”(血液、髓液、汗液)
來源:人衛中醫


中醫學認為人體內有一種比較重要的物質叫津液。實際上它包括了血液、精液、髓液、汗液、唾液……它們皆可統稱之為津液。津液是一個相互聯結又能相互轉化的有機體,好像一條鍊子聯在一起,所以,我把它叫做津液鏈。



津液的來源,是從飲食分解出來的,例如:《靈樞•邪氣》說:“五穀入於胃,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可見飲食變成津液而帶有原始物質的含義。嚴格地講,津與液還有分別,《靈樞•決氣》說:“何謂津……腠理髮洩,汗出溱溱是謂津;何為液……谷入氣滿,淖澤注入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古人認為津液中體輕的可外走腠理以為汗;津液中體濁的可內滲入骨空而為髓,所以津在外而為陽,液在內而為陰,用以區分它們的不同功用。

津液雖屬陰液之類,但不能離開陽氣的蒸化,具體地說,它必藉脾氣的運化、腎氣的主宰、肺氣的敷布和三焦陽氣的溫煦和流通。




《醫醫病書》說:“竊謂津液雖屬陰類,而猶未離乎陽氣者也,何以言之?《內經》雲: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豈非液則流而行,津則隨氣而行者乎……驗之於口氣呵水,愈足征氣津不相離矣。”它說明了陽能化陰,氣能化津,以體現氣津並行,相得益彰的機制。

津液是從飲食分解出來的一種物質。至於飲食消化的過程和形成津液的具體形態,考《醫醫病書》說得比較詳盡。它說:“凡人飲食蓋有三化:一曰火化,烹煮熟爛;二曰口化,細嚼緩咽;三曰胃化,蒸變傳化。二化得力(指火化與口化),不勞於胃……胃化及畢,乃傳於脾,傳脾之物,悉成乳糜。”

它具體分析了飲食消化所具備的各種條件和進行中的各個程序,說得比較確切。並且明確地指出由胃傳脾的津液,是呈乳糜之狀,其色白而質稠。它的話補充了《內經》的不足,是津液學說一個新發展。正是由於“乳糜”狀津液這個原始材料,才能進一步變生血液、精液和髓液,從而形成一條津液鏈以反映它們的衍進和生化。

劉渡舟:探究人體的“津液鏈”(血液、髓液、汗液)

生血液

先說血液:血,是人體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素問•五臟生成》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可見人體的組織器官離不開血液滋養。但是,血是由津液所變生,而係於津液鏈中的一個環節。

津液變生血液,見於《靈樞•癰疽》。它說:“腸胃受谷,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而《靈樞•營衛生會》亦說:“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註於肺脈,乃化而為血。”清朝人尤怡在所著的《金匱翼》裡也說:“蓋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脈之所終始也。若三焦調適,氣脈平均,則能宣通水液,行入於經,化而為血,灌溉周身。”

由此可見,血液是由津液中的精微分子所化生。因此,可以肯定地說津液為血液之母,而為臨床滋液以生血的治法奠定了理論基礎。


劉渡舟:探究人體的“津液鏈”(血液、髓液、汗液)

生精髓

津液不但能生血,而又能化生精和髓。大家知道,精分先天和後天。先天之精禀自父母,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物質。後天之精,指離開母體以後,藉助飲食的榮養而從“乳糜”的液體中不斷補充和合而成。

《靈樞•五癃津液別》說:“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於骨空,補益腦髓。”文中指的“和合而為膏”的“膏”,可以體會它比“乳糜”的液體而更為稠厚。我認為實際上指的是精液,也就是從“乳糜”的津液進一步變成精液,然後滲入骨空,或者補益,或者去滋生髓液,而形成精又生髓的鍊式反應。

如果反過來從病症上去證明上述的道理,《靈樞•五癃津液別》又說:“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它說明了男女房室過度,傷了腎精,精液流溢過度,勢必致使髓液減少(因為精生髓),乃發生腰痛和膝脛酸楚。這同腎精虧損的見證很相似。

劉渡舟:探究人體的“津液鏈”(血液、髓液、汗液)


津液除化生血液、精液、髓液以外,又能內滋臟腑,變成臟腑之液。它有節制陽氣、灌溉臟腑,以維持陰平陽秘的生理常態。

至於五臟之氣,所化生五臟之液,如心汗、肺涕、脾涎、肝淚、腎唾,也都屬於津液的化生,亦由飲食分解而成,只不過它們的表現、形式稍有不同,但它們之間的“血緣”關係則是一致的。例如:肝血可以化生眼淚,若淚流過多則傷肝血;腎精可以化生口涎,若唾吐過多則傷腎精。所以,不但“五液”如此相聯,而精血之間、髓精之間、血髓之間都具有內在的相互轉化關係,形成一條津液鏈而維繫在一起。

根據津液鏈的結構與聯繫,精血之間,髓血之間,髓精之間就有一榮同榮、一枯同枯的關係。例如:血虛則精必減,精虛則血必虧,精虛而髓必干,髓幹則血不榮,這是因為它們有“同源”的內在聯繫,才有互相“轉化”的物質條件。為此,津液鏈的學說不但突出了津液之間的聯繫性,同時,也反映了津液的整體觀,而有助於中醫理論的發展。

明朝人李中梓所著的《醫宗必讀》中載有“乙癸同源論”一文。他認為肝腎所以同治,是由於它們有“同源”的關係。肝藏雷火,腎藏龍火,皆賴於水的潛涵而方能安居於下。

根據這個道理,李氏把下焦的水作為“肝腎同源”的物質基礎看待,從而在臨床上提出肝腎可以同治的理論觀點。先輩之言,我們未可非議,但他確未提到津液之間的鍊式關係,對精、血、髓、液實來源於津液的理論和它們之間相互轉化的內核,說得似明似暗而不夠確切,令人讀之不免有美中不足之感。

劉渡舟:探究人體的“津液鏈”(血液、髓液、汗液)

下邊我想從臨床治療角度再證實一下津液鏈的因果關係,而有助於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

凡胃液先虛,而使飲食減少,則營血無從化生而變虛。治法不急於補血,而以甘寒之品先滋津液,使其胃和能食,諸證不治而自已。這種補津液以生營血的方法,亦可用於精虛之人,其療效也相同。由此可見,津液鏈的理論確有其臨床意義,是不能忽視的一個新發現。

《靈樞•天年》又說:“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能使長久。”它說明了古人不但為我們指出了津液的可貴,同時又指出了調息生津的方法,示人以防病保健的要旨。對此法的有關知識已被“氣功”療法所包括,為此,希望樂斯道者去專門研求。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