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疏通一條線,很多疾病,不知不覺中消失了(膀胱經,背部12個重要穴)

疏通一條線,很多疾病,不知不覺中消失了(膀胱經,背部12個重要穴)膀胱經:1、肺俞,2、大腸俞,3、厥陰俞,4、心俞,5、三焦俞,6、肝俞,7、膽俞,8、小腸俞,9、脾俞,10、胃俞,11、腎俞,12、膀胱俞。
在人體的背部有一條經絡線,只要疏通它,很多疾病,不知不覺中減輕或消失了,為什麼呢?

因為這條經絡上,有12個十分重要的靈穴,它們濃縮了人體精氣神、五臟六腑的全部信息!



這些年,中國傳統的經絡穴位養生法大行其道,從簡單的“敲膽經”到“奇經八脈”、“十二經脈”全面保健,真可謂是“幾處早鶯爭暖樹,亂花漸欲迷人眼”。

作為中醫大夫,我聽到最多的提議是:

能不能用最簡單的方法,讓喜歡中醫的人迅速了解經絡的精髓,甚至能夠立刻用經絡來為自己保健養生呢?

這就需要在全身20多條經脈、300多個穴位中,尋找最能“濃縮經穴精華”的關鍵經絡和穴位。

我驚喜地發現:有一條經絡上的十二個穴位,恰巧濃縮了人體精氣神、五臟六腑的全部信息!

疏通一條線,很多疾病,不知不覺中消失了(膀胱經,背部12個重要穴)膀胱經:1、肺俞,2、大腸俞,3、厥陰俞,4、心俞,5、三焦俞,6、肝俞,7、膽俞,8、小腸俞,9、脾俞,10、胃俞,11、腎俞,12、膀胱俞。




這條“濃縮精華”的經絡,就是人體後背的膀胱經。膀胱經上依次排列的12個穴位,分別代表了人體各個臟腑。真是太奇妙了,一年有十二個月,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歲月印痕。而人體的這十二個要穴,分別體現著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

對於有經驗的中醫來說,點按這十二個穴位之時所遇到的疼痛、結節等異常狀況,就“訴說”了你五臟六腑相應部位的疾病。而再進行持續不斷地點按,也就是在調理和治療你的疾病,手指就相當於針灸,“以指代針”就能讓很多疾病在不知不覺中減輕或消失。

有人會驚奇地說:真有這麼神奇嗎?

其實,這就像西醫通過一滴血,就能檢測出人體的很多重要健康指標一樣,中醫通過一條經絡上的12個穴位,也能檢測出身體內部臟腑的大致健康情況。

疏通一條線,很多疾病,不知不覺中消失了(膀胱經,背部12個重要穴)膀胱經:1、肺俞,2、大腸俞,3、厥陰俞,4、心俞,5、三焦俞,6、肝俞,7、膽俞,8、小腸俞,9、脾俞,10、胃俞,11、腎俞,12、膀胱俞。


後背的膀胱經是人體自生的。

怎樣自我診斷呢?簡單地說,當身體的某個臟器(比如心臟)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在相應的經絡、穴位上得到異常反應(比如:疼痛、結節等)。比如,肺部有病,通常會在肺俞穴出現疼痛、結節反應;心臟有病,通常會在心俞穴出現疼痛、結節反應……通過對於五臟穴位的點按,就能夠大致對自己的身體五臟疾病有所了解。

同樣,通過對五臟穴位的點按,也能夠進行養生治病。比如,如果心臟有病,就可以通過不斷地按摩心俞穴,來改善心臟的氣血功能。持續的按摩,會讓心俞穴上的疼痛、結節等異常反應逐漸消失,這也就意味著心臟功能的到恢復。其他臟腑疾病的養生治療,也是這個道理。五臟六腑,是中醫所講的全部臟腑。提起“肺、心、肝、脾、腎”這五臟大家都不陌生,而提起六腑來說,就可能有人會有點陌生。

其實,“臟”和“腑”相互對應,比如說,有個成語叫做“肝膽相照”,臟有肝,腑就有膽;同樣,“脾胃”也是一個聯在一起的詞語,臟有脾,腑就有胃;同樣,臟有腎,腑就有膀胱。有人會說了,肺和大腸、心和小腸有什麼聯繫啊?我們可以用生活中的事情做類比:人在大便(屬大腸)的時候,通常要憋氣(屬肺),肺與大腸的關係就很容易記住了;臨床上常可見心煩(屬心),而出現尿少、尿赤現象(屬小腸),心與小腸的關係也容易記住了。

且慢,我們常說的是“五臟六腑”,但是剛才只提到了“五腑”——大腸、小腸、膽、胃、膀胱,還有一個腑沒有提到。這個腑就是“三焦”。

又有人會說,臟和腑都是一一對應,有六腑,是不是就應該對應六臟呢?是的,五臟之外的第六臟其實就是和“三焦”相對應的“心包”,指心外的包膜,通常附在“心”所在的條目之中,所以,“五臟”的說法,其實也就算是“六臟”的簡稱了。“五臟六腑”已經包含了人體的最主要的12個器官。而人體後背的這12個穴位,就是人體全部重要內臟的“縮影”,當然也就包括了調理人體“精氣神”的要穴。

這些穴位甚至都不需要你去死記硬背,你只需要知道:後背上這些穴位的上下排列次序,基本相當於人體內臟的排列順序,而且名稱基本相同。比如,肺在人體內臟的最上方,心(心包)在稍下方、肝膽在更下方、脾胃再下,腎、大小腸和膀胱在最下方,那麼,相對應的穴位,也大致按照這樣的上下順序排列,瞧,不用記憶就輕鬆記住這些穴位了吧。


但還是有朋友會說:“我們自己畢竟不是醫生,能不能教我們一個更加簡便而有效的保健法呢?”

當然可以。那麼多的保健方法,其實道理都是相通的,當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甚至你自己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健方法。

既然後背這條脊柱兩側的“健康要道”如此重要,那麼,只要點按、推拿、敲打……那麼就會起到特別好的保健作用。為什麼中醫拔罐治療,通常要在脊背部位拔火罐,其實,就是為了暢通十二個要穴的氣血,讓健康的氣血重新貫通,精氣神就能重煥光彩。那麼,可不可以換種更加便捷、好學、安全的養生法呢?當然可以,道理你明白了,你就可以自己探索了。

比如,為了加大對十二要穴的點按力度,使得養生治病效果更大,可以將脊柱兩邊的皮膚(十二經絡所在的區域)進行捏提,雙手交替捻動向前,一直沿著十二經絡線進行捏提。

有人風趣地把這種對經絡穴位的連續刺激稱之為“地毯式轟炸”,能夠有效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調整五臟六腑的功能。這種養生法,通常在中醫學上被稱之為“捏脊”。無論是孝順的子女為年邁的父母親、年輕的父母為自己的可愛寶寶,還是夫妻之間為親愛的“另一半”,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進行養生保健。道理明白了,具體的手法就沒有必要那樣機械,只要能把經絡穴位點按、按摩或推拿得“開”,就可以了。

後背上的膀胱經如何養護?

還會有人“得寸進尺”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健康要道”的養生,自己一個人能不能練習呀?我還是那句話,道理懂了,就要自己悟了。大方向是把後背膀胱經的區域按摩、揉搓、敲打到就可以了,不必拘於哪種具體做法。比如,用一隻市場上買的橡膠做成的按摩錘,自己沿著背部膀胱經的位置(請見插圖)進行敲打,從上往下敲打和從下往上敲打都可以。在洗澡擦乾的時候,可用毛巾重點對背部膀胱經的區域進行用力拉搓,相當於一隻手在替你按摩。當然,我自己也悟出了適合自己的養生辦法(呵呵,不一定適合你),用手背輕輕拍打(敲打)自己的後脊背,從下往上也行,從上往下也行,怎麼舒服怎麼來。撞牆也是打開膀胱經很不錯的方法,撞牆具體操作方法:




離牆15-20厘米站立,全身自然放鬆,用背部向後撞擊牆壁,待身體彈回後,再撞擊,約一秒鐘撞一下,並隨著撞擊的節奏自然呼吸。撞擊時,動作要有力但不可過猛,要協調均勻。

碰撞的順序是:背的上部、下部、腰、左右肩胛、左右側背部,爭取整個背部全部撞到。當撞擊上背部時,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疾病的肺俞穴、主治心臟疾病的心俞穴,能寬胸理氣的督俞穴以及理血、寬中、和胃的膈俞穴。當撞擊下背部時,可以刺激主治肝臟疾病的肝俞穴和主治膽囊疾病的膽俞穴,還有健脾、和胃、化濕的脾俞穴等等。撞擊左右肩胛上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有特效。撞擊背的側部,能夠寬胸理氣、治療肋間疼痛。還可以盡量挺胸,向後撞擊頸肩的大椎、風門等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症。

疏通一條線,很多疾病,不知不覺中消失了(膀胱經,背部12個重要穴)膀胱經:1、肺俞,2、大腸俞,3、厥陰俞,4、心俞,5、三焦俞,6、肝俞,7、膽俞,8、小腸俞,9、脾俞,10、胃俞,11、腎俞,12、膀胱俞。

背部撞牆法雖然很簡單,但在鍛煉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做到循序漸進。一開始可以先撞擊5-10分鐘,漸漸地增加到30分鐘左右,撞擊到背部已明顯發熱,這是背部的各個穴位及其所屬的骯髒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從而極大地激發了防治疾病的巨大潛能。一般撞擊後背幾分鐘後,就會有打嗝、放屁等情況出現,這是體內臟腑排泄廢氣的結果。這是背部撞牆法特有的通絡順氣的功效,這不是簡單地做做背部按摩、推拿能與之相比的。

這種保健方法要注意的是:年紀大的人可以只撞3-5分鐘,而對患有嚴重心髒病、尚未確診斷的脊柱病、內臟下垂、血壓過高、晚期腫瘤等症的病人,則不宜用此法鍛煉。撞擊背部時,有少數人會有頭暈、頭脹等不適感覺,這是人體經絡調整的正常現象,不要擔心,我撞好以後就覺的頭脹,只要酌情控制撞擊的時間及力度,這些症狀會漸漸地消失。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