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大晉醫匠:帶你走進中醫穴位——雙穴治痛(中)

中國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祖先就已經知道人體皮膚上有著許多特殊的感覺點,公元前五至一世紀寫下的著名醫典《黃帝內經》就已指出,“氣穴所發,各有處名“,並記載了160個穴位名稱。這就是我們中醫中長說的穴位,在中醫理論中穴位是不可靠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很多中醫的治療多多少少都跟穴位相關,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穴位,緩解,治療,止痛我們身體疼痛的組合。



中醫中常說的“治痛對穴” 是指二個穴位同時作用時,具有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個穴位分開單獨的使用,緩解,治療止痛的作用則不強,或者沒有止痛作用。

一、中渚-足臨泣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肝膽之氣滯,解少陽之鬱熱。

按中渚為手少陽三焦經脈氣所注,足臨泣為足少陽膽經脈氣所注。在經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見寒熱往來,口苦,脅痛;在臟為膽,膽與肝相表裡,脅肋為肝之分野,肝脈布兩脅,所以本對穴治療肝膽疾病引起的脅肋疼痛,效果非常顯著。

二、人中-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醒腦開竅,安神定志,通經和絡止痛。

按人中為督脈的輸穴,位於口鼻之間,口通地氣,鼻通天氣,天地相通,竅開腦醒,督通絡暢。委中為足太陽膀胱經合穴,在舒經活絡,行氣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為腎之府,足少陰腎經之氣,由內踝上行至膝、膕內側,折向膕中央,二經於委中穴相會,太陽下行,少陰上行。




三、膻中-內關


功用二穴相配可寬胸理氣,強心安神,通胸陽,止心痛。

按素問靈蘭秘典謂'膻中為臣使之官。'以說'膻中者君主之宮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說明本穴與心的關係甚為密切,為心包絡這募穴,以是八會穴之一的氣會,調氣之功較強,凡氣病有之甚佳。內關為心包經之絡穴,以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寬胸理氣,溫通心陽。

四、魚際-复溜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熱瀉火,生津止咳。

治痛範圍1咽喉腫痛,由於肺陰不足,水津不能,咽喉乾燥疼痛。2 咳嗽引起的胸痛。


五、外關-後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風清熱,調氣止痛,通經和絡。

按外關為手少陽三焦經輸穴,以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陽維脈,主治三焦邪熱,疏風解表,和解表裡,散寒清熱。督脈總督一身之陽,後溪為手太陽小腸經輸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督脈,所以本對穴可治療以熱痛為主的頭痛,而後頸小腸經為所過之外,對肩胛上、頸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較好。

六、印堂-合谷


功用二穴相配可和絡止痛,疏風清熱,宣通鼻竅。

按印堂為經外奇穴,實居於督脈上,有宣通陽氣和絡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說明合谷對頭面部疾病的治療有其獨到之處。二穴相配,疏風泄熱之功相得益彰。


七、歸來-三陰交


功用二穴相配可通調下焦氣機,行氣止痛,利濕消炎。

按歸來雖為陽明胃經輸穴,但與女子輸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對治療生殖系統、泌尿系統疾病效果非常明顯。

八、太谿-太衝


功用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壓,補腎瀉肝,調氣止痛。

按太谿與太衝均為原穴,前者屬腎經,後者屬肝經。王冰'腎脈與衝脈並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衝''。'凡腎陰不足,肝陽偏亢所出現的疼痛,均可用之。針刺時太谿用補法,太衝用瀉法。

文章來源:90後的養生小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