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漸涼養生重在潤肺降噪,按摩艾灸培補元氣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攘外平內全靠肝,相當於西醫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一身之氣,皆出入於肺。攘外平內之後,就要治理。管理自身、養生不能不靠肺。
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髮。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應該注意護肝早睡,早起。
《黃帝內經·素問》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艾灸的好時節,因為秋冬消耗人體的陽氣多。這時候就更很需要及時補充陽氣,以備一整個冬天的使用!
1、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穴又稱“督陽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取穴: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2、太白穴:補充氣血、美容養顏
太白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強。脾經為少氣多血之經,氣不足、血有餘,所以脾經常出現脾氣虛的症狀,我們常說的黃臉婆就是脾虛的象,每天按摩這個穴位能較好地充補脾經經氣的不足,為脾經經氣的供養之源。
取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3、關元穴:理氣和血,補虛益損
關元是小腸的募穴。意味著它是小腸的氣積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鵲心書》裡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關元,不但可以疏通脈絡、強壯腰脊,還可以很好地理氣和血,補虛益損。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圍繞關元穴順時針方向按摩。
取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是元氣出入的關卡。
4、氣海穴:扶正固本,培補元氣
中醫認為此處是人體之中央,是生氣之源,人身真氣由此而生,所以對於陽氣不足,生氣乏源所導致的虛寒性疾患,按摩氣海穴往往具有溫養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之功效。
取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是陰中之陽、元氣之海。
立秋之養生食譜
按照傳統的說法,秋天物候乾燥,人體就需要滋潤,所以,眼下季節適宜多喝具有滋潤肺腑的湯,或者是粥。特別是女人朋友,經常喝一些適應的湯或粥,既能養生也有美容的效果。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髮。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應該注意護肝早睡,早起。
《黃帝內經·素問》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艾灸的好時節,因為秋冬消耗人體的陽氣多。這時候就更很需要及時補充陽氣,以備一整個冬天的使用!
1、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穴又稱“督陽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取穴: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2、太白穴:補充氣血、美容養顏
太白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強。脾經為少氣多血之經,氣不足、血有餘,所以脾經常出現脾氣虛的症狀,我們常說的黃臉婆就是脾虛的象,每天按摩這個穴位能較好地充補脾經經氣的不足,為脾經經氣的供養之源。
取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3、關元穴:理氣和血,補虛益損
關元是小腸的募穴。意味著它是小腸的氣積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鵲心書》裡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關元,不但可以疏通脈絡、強壯腰脊,還可以很好地理氣和血,補虛益損。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圍繞關元穴順時針方向按摩。
取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是元氣出入的關卡。
4、氣海穴:扶正固本,培補元氣
中醫認為此處是人體之中央,是生氣之源,人身真氣由此而生,所以對於陽氣不足,生氣乏源所導致的虛寒性疾患,按摩氣海穴往往具有溫養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之功效。
取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是陰中之陽、元氣之海。
立秋之養生食譜
按照傳統的說法,秋天物候乾燥,人體就需要滋潤,所以,眼下季節適宜多喝具有滋潤肺腑的湯,或者是粥。特別是女人朋友,經常喝一些適應的湯或粥,既能養生也有美容的效果。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