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教你養脾

巳時(9:00~11:00)脾經最旺,脾的生理功能是主運化,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消化。

脾主要是把胃中腐熟了的食物產生的氣血,輸送到肌肉腠理當中去。在我們體內的髒腑之中,脾就像個不辭辛苦的“大管家”,如果脾生病了,諸多髒腑沒了管事的,就會亂了方寸,就會得所謂的富貴病,比如說糖尿病。如果人體出現消瘦、流口水、濕腫等問題,都屬於脾病。




如果脾臟有了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

1.面部長色斑。長斑的女性通常消化系統能力弱一些。

2.白帶過多。脾主管體內排濕,如果濕氣過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會出現體內濕氣過盛,白帶增多是其中的一個體現。

3.脂肪堆積。脂肪在中醫裡另有一個名字:痰濕,是由於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時把垃圾毒素排出體外而產生的。有效的減肥必須圍繞恢復脾胃代謝痰濕的主題來做,否則就會反彈。

4.口氣明顯,唇周長痘或潰瘍。

於脾,當脾中的毒素無法排出體外,蓄積的毒素就要找機會從這些地方爆發出來。



怎樣養脾?

1、吃酸助脾臟排毒。例如烏梅、醋,這是用來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時間內排出體外。同時酸味食物還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


2、按壓脾臟要穴。這是指商丘穴,位置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該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鐘左右,兩手交替做。



3、灸法:灸法可以幫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過需要長期堅持,效果才會更好。

艾灸主要調理:

1.脾氣虛引起的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臟白。

2.脾陽虛引起的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

3.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

4.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

穴位指導:

1、脾俞


取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共2穴(按身體對稱軸對稱,左右各1穴)。


2、章門


取穴:第11肋游離端的下方。共2穴(按身體對稱軸對稱,左右各1穴)。

3、三陰交


取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共2穴(按身體對稱軸對稱,左右各1穴)。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