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相照”敲敲膽經上的重要穴位,振奮健康肝臟
說到敲膽經,我們不得不先說一說肝,在中醫的觀點中, 肝臟在我們人體的所有臟腑中猶如一個統帥三軍的大將軍, 每日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而膽則是一馬當先的先鋒官,隨時隨地聽候大將軍的調遣, 時刻準備採取行動撫平體內疾病的搗亂,正如《黃帝內經》中說的那樣, “肝主謀慮,膽主決斷” ,而成語“肝膽相照”則更是恰如其分地說明了兩者的關係。
如何能改善肝膽的功能呢?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敲膽經健身法, 此法真的是造福大眾的妙法。
膽經主要是指足少陽經,這條經絡是半表半里的經脈, 由於與外界並無直接的通道,所以其濁氣要藉腸道而出,所以有人敲膽經後排氣多了,大便顏色也深了,便說明肝膽之毒從腸道排出,是身體好轉的表現,要想使敲膽經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定要注意一日三餐飲食要有規律, 作息時間也要有規律,膽經上一共有44個穴位,我們在這裡介紹幾個常用的重要穴位,用好它們,我們的身體足可以健康無憂了。
一、風池穴
位置:風池穴位於頸部耳後髮際下凹窩內側,每天堅持按摩雙側風池穴, 能十分有效地防治感冒。
動作步驟:仰臥在床上,雙手十指自然開張,緊貼枕頭上, 以兩手的大拇指按壓頭部兩側的風池穴,用力上下反复推壓,消感酸脹,每次按壓不少於32下, 多多益善, 以練習者自己感覺按摩處發熱為宜。
按摩風池穴除了能預防感冒外,還能治療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眼和宿醉等不適症狀,按壓時,如果沒有感冒先兆,那麼酸脹感不會太明顯, 一旦酸脹感很明顯, 說明這個時期非常容易感冒,更要勤於按摩,且加大按摩力度,當出現感冒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時, 按摩也有減緩病情的作用。
二、日月穴
位置: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乳頭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處,“期門穴”之下,第七肋間隙中, (或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
動作步驟: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伴隨著緩緩吐氣用指腹在此穴位連壓6秒鐘, 重複動作30次, 如果力量用得大一些, 效果會更加明顯。
此穴是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一個主要穴道,按摩該穴可以防止肌肉老化,增強性能力,能協助治療肋疼痛,對嘔吐、吞酸、黃疸、肚脹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三、風市穴
位置:位於大腿外側的中線上, 當膕橫紋水平線上7寸,風市歷來被古代大醫定為一級保護穴位之一(另外兩個穴位是後腦勺下的風府和肩背部的風門) ,簡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於體側, 中指指大所到處即是。
動作步驟:雙手自然張開,食指敲擊風市穴10-30次, 也可以從後腦勺沿著脖子按摩到背部。每天早、中、晩按摩三次,有利於提高免疫力,祛除風邪。
按摩此穴位可以用於半身不遂、下肢痿痺、股外側皮神經痛、腰病及腳氣的治療和保健, 也可以治療各種皮膚癢診。
四、陽泉陵穴
位置:位於右大腿的膝蓋附近。
動作步驟:雙手十指推開,指壓該穴10-30次,時問約為10分鐘,多按這個穴位可以預防感冒,還可消除商肋的疼痛。
五、光明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 當外踝尖上5寸的地方,腓骨前緣。
動作步驟:雙手十指攤開,指壓此穴30次, 除了消除局部腿痛外,對眼睛疼痛、夜盲症、臉腫、下肢酸脹也有獨特的功效,將光明穴搭配肝俞穴、腎俞穴、風池穴、目窗穴、行間穴,可以防治青光眼和早間白內障。
六、膽囊穴
位置:位於在小腿外側上部, 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膽經陽陵泉穴直下1-2寸;壓痛取穴,這個穴位屬於經外奇穴。
按摩此穴可以緩解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膽絞痛等膽道疾病;腰腿痛,下肢痿痺;胸脅痛,慢性胃炎;口眼喎斜。
七、丘墟穴
位置:位於足部外踝的前下方, 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此穴是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主要穴位, 堪稱保健奇穴。
指壓丘墟穴兩法
1、使頭腦清晰的指壓法,先將肌肉放鬆,一邊緩緩吐氣一邊強壓6秒鐘,重複動作10次,有效緩解頭部疲勞。
2、穩定情緒指壓法,指壓時一面吐氣,一邊面用手掌劈打,重複該動作30次。
止痛效果強, 每次按八分鐘,該穴止痛效果變強, 10分鐘內可解除產婦宮縮痛,還可治婦女痛經病,乳腺增生,上環後不適等不良反應,該穴還有強壯腰腿的功效,對腰椎病與癱瘓病有配合醫療作用, 對男性疾病如前列腺炎等也有療效。
多按此穴可以幫助我們頭腦清晰、情緒穩定,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去除疼痛效果奇佳。
另外, 足部的懸鍾穴可以治療落枕,而足臨泣可治眩暈。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如何能改善肝膽的功能呢?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敲膽經健身法, 此法真的是造福大眾的妙法。
膽經主要是指足少陽經,這條經絡是半表半里的經脈, 由於與外界並無直接的通道,所以其濁氣要藉腸道而出,所以有人敲膽經後排氣多了,大便顏色也深了,便說明肝膽之毒從腸道排出,是身體好轉的表現,要想使敲膽經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定要注意一日三餐飲食要有規律, 作息時間也要有規律,膽經上一共有44個穴位,我們在這裡介紹幾個常用的重要穴位,用好它們,我們的身體足可以健康無憂了。
一、風池穴
位置:風池穴位於頸部耳後髮際下凹窩內側,每天堅持按摩雙側風池穴, 能十分有效地防治感冒。
動作步驟:仰臥在床上,雙手十指自然開張,緊貼枕頭上, 以兩手的大拇指按壓頭部兩側的風池穴,用力上下反复推壓,消感酸脹,每次按壓不少於32下, 多多益善, 以練習者自己感覺按摩處發熱為宜。
按摩風池穴除了能預防感冒外,還能治療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眼和宿醉等不適症狀,按壓時,如果沒有感冒先兆,那麼酸脹感不會太明顯, 一旦酸脹感很明顯, 說明這個時期非常容易感冒,更要勤於按摩,且加大按摩力度,當出現感冒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時, 按摩也有減緩病情的作用。
二、日月穴
位置: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乳頭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處,“期門穴”之下,第七肋間隙中, (或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
動作步驟: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伴隨著緩緩吐氣用指腹在此穴位連壓6秒鐘, 重複動作30次, 如果力量用得大一些, 效果會更加明顯。
此穴是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一個主要穴道,按摩該穴可以防止肌肉老化,增強性能力,能協助治療肋疼痛,對嘔吐、吞酸、黃疸、肚脹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三、風市穴
位置:位於大腿外側的中線上, 當膕橫紋水平線上7寸,風市歷來被古代大醫定為一級保護穴位之一(另外兩個穴位是後腦勺下的風府和肩背部的風門) ,簡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於體側, 中指指大所到處即是。
動作步驟:雙手自然張開,食指敲擊風市穴10-30次, 也可以從後腦勺沿著脖子按摩到背部。每天早、中、晩按摩三次,有利於提高免疫力,祛除風邪。
按摩此穴位可以用於半身不遂、下肢痿痺、股外側皮神經痛、腰病及腳氣的治療和保健, 也可以治療各種皮膚癢診。
四、陽泉陵穴
位置:位於右大腿的膝蓋附近。
動作步驟:雙手十指推開,指壓該穴10-30次,時問約為10分鐘,多按這個穴位可以預防感冒,還可消除商肋的疼痛。
五、光明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 當外踝尖上5寸的地方,腓骨前緣。
動作步驟:雙手十指攤開,指壓此穴30次, 除了消除局部腿痛外,對眼睛疼痛、夜盲症、臉腫、下肢酸脹也有獨特的功效,將光明穴搭配肝俞穴、腎俞穴、風池穴、目窗穴、行間穴,可以防治青光眼和早間白內障。
六、膽囊穴
位置:位於在小腿外側上部, 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膽經陽陵泉穴直下1-2寸;壓痛取穴,這個穴位屬於經外奇穴。
按摩此穴可以緩解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膽絞痛等膽道疾病;腰腿痛,下肢痿痺;胸脅痛,慢性胃炎;口眼喎斜。
七、丘墟穴
位置:位於足部外踝的前下方, 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此穴是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主要穴位, 堪稱保健奇穴。
指壓丘墟穴兩法
1、使頭腦清晰的指壓法,先將肌肉放鬆,一邊緩緩吐氣一邊強壓6秒鐘,重複動作10次,有效緩解頭部疲勞。
2、穩定情緒指壓法,指壓時一面吐氣,一邊面用手掌劈打,重複該動作30次。
止痛效果強, 每次按八分鐘,該穴止痛效果變強, 10分鐘內可解除產婦宮縮痛,還可治婦女痛經病,乳腺增生,上環後不適等不良反應,該穴還有強壯腰腿的功效,對腰椎病與癱瘓病有配合醫療作用, 對男性疾病如前列腺炎等也有療效。
多按此穴可以幫助我們頭腦清晰、情緒穩定,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去除疼痛效果奇佳。
另外, 足部的懸鍾穴可以治療落枕,而足臨泣可治眩暈。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