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一個穴位搞定婦科病,國醫大醫賀普仁就是這麼牛!

小編導讀

針灸因簡、便、效、廉的特點,成為臨床常用的特色療法之一。一般來說,針灸亦講究配穴組方施治,諸穴合用而達治療目的。但是,國醫大師賀普仁先生治療婦科病常一穴即驗,可謂神奇!今天,我們就來領略大家的風采~~




陰廉穴治不孕


華某,女,37歲。結婚7年未孕。月經週期35天左右,經量中等,經色黯,夾有血塊,經前胸脅脹滿,平素性情急躁,食慾尚可,容易出現腹脹、便溏。患者形體較胖,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細。婦科檢查未見明顯異常。中醫診斷為不孕症,辨證為氣虛氣滯,血瘀痰濕,閉阻胞宮。

大艾炷直接灸陰廉穴,5~7壯,瀉法,灸完一側,再灸另一側,每日1次,10次1療程,療程間休息5天。



灸8次後,患者月經來潮,色澤轉好,且經前症狀減輕,繼續灸至下一個月經週期,月經未至,經檢查,患者已經懷孕,停止治療。後足月順產一男嬰。

陰廉穴為足厥陰肝經穴位,位於股前區,氣沖穴直下2寸(氣沖穴位於腹股溝區,恥骨聯合上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動脈搏動處),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尤其是不孕症的治療。《針灸甲乙經》曰:“婦人絕產,若未曾生產,陰廉主之。”《針灸大成》雲: “陰廉主婦人絕產,若未曾生產者,灸三壯,即有子。”


(陰廉,位於股前區,氣沖穴直下2寸)

至陰治胎位不位


齊某,女,28歲,懷孕 31週,產前檢查為橫位。無特殊不適。

治療前,讓患者排尿,松解褲帶,取雙側至陰穴,同時艾條懸灸,調整與皮膚的距離,以局部潮紅而患者不感灼痛為度,約20分鐘,每日1次。

灸治6次後,產前檢查,胎位已恢復正常。



至陰穴在足小趾端,為足太陽膀胱經之井穴,膀胱經循頭後部而行,故至陰穴可治療後頭部疼痛。

至陰也是治療胎位不正的特效穴位。至陰為足太陽膀胱經井穴,《針灸經綸》雲:“治橫逆難產,危在頃刻,符藥不靈者,灸至陰穴三炷,炷如小麥,下火立產,其效如神。”《醫宗金鑑》雲:“婦人橫產,子手先出,諸符藥不效,灸此,灸三壯……”


(至陰,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


足臨泣治溢乳、乳癰

(1)陳某,女,30歲。患者自2000年3月發現月經量少,每次持續2天,伴溢乳,擠壓乳房時乳汁便從乳內溢出,色白,無乳房疼痛,到某醫院就診,查泌乳素正常,做乳房紅外線掃描,除發現雙側輕度乳腺增生外,未見其他異常;行頭部MRI檢查,未見異常,考慮為內分泌失調,未予藥物治療。2000年曾發現血壓高,近2年體重增加近10kg。

取足臨泣,僅治療1次後,溢乳量已明顯減少。



(2)張某,女,23歲。右側乳房腫塊3月餘。3個月前,洗澡時發現右側乳房有腫塊2個,如棗大。近來工作緊張,常有胸部不適感,乳房脹痛,尤以月經前明顯,有時氣急胸悶。納可,眠安,二便調。外院診斷為“乳房纖維腺瘤”,因懼怕手術而就診。查體:乳房內可摸到腫塊2個,約1.5cm×2cm大小,表面光滑,可移動。望診:乳房外觀無異常。舌淡紅,苔薄白。切診:脈細。辨證肝鬱氣滯,氣血凝結。治以疏肝解鬱,行氣活血。

取穴足臨泣,以毫針刺,施瀉法,留針30分鐘。隔日治療1次。患者治療後,自覺胸部舒暢,針刺3次後,腫塊減小。共治療10次,腫塊消失。

足臨泣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脅肋疼痛、月經不調、瘰癧等。足臨泣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帶脈。婦女的經、孕、產、乳與衝、任、督關係密切,而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約束全身縱行的經脈,帶脈出自督脈、行於腰腹,腰腹是衝、任、督三脈脈氣所發之處,因衝任督皆起於胞中,故帶脈與衝、任、督三脈的關係極為密切,能影響乳汁的分泌,可以治療溢乳、乳癰等。

溢乳是指乳汁不經嬰兒吸吮而自然流出,其病機為氣血虛弱,陽明胃氣不固或肝經鬱熱,疏泄失常,迫使乳汁外溢。足臨泣疏泄肝膽,從而調節乳汁的分泌。賀老單取足臨泣治療溢乳,取穴獨特,療效顯著,明顯優於其他治療方法。




好·書·推·薦


中國中醫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

國醫大師卷·賀普仁

賀普仁在數十年的臨床實踐中悉心鑽研,重視臨床經驗的總結和提高工作,認為針灸在防病治療中有治療範圍廣泛,療效顯著,無不良反應等優點。在研究“通經絡 ”、“調血氣”的基礎上,潛心研究中醫針灸理論,注重繼承、精研精典、努力挖掘、博採眾長,用全新的治療學思想,創立了自己的針灸治療學體系- ---賀氏針灸三通法,形成了“病多氣滯,法用三通”的學術思想。本書分為醫學小傳、專病淪治、診餘漫話、年譜四部分。

掃描二維碼或

版權聲明

文章來源:悅讀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