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耳鳴、頭暈、月經不調、咽喉腫痛,按摩這個穴位統統搞定

穴位是我國中醫的文化瑰寶,在生活中運用好穴位可以讓身體更加的健康。

每個穴位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太谿穴就是人體的保健大穴之一。



按摩太谿穴的功效

太谿穴位於腳內側踝關節與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原穴,也就是本源穴位。

是腎經氣血的輸出穴位,故名思意太谿,就是指腎經氣血在此穴位上如溪水一樣流向全身,具有非常顯著的保健功效。



功效:中醫認為其主要的功效為滋陰補腎,強身壯陽,清熱去火,在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

調理腎臟疾病如:不舉、遺精、腎炎、膀胱炎、小便頻數、四肢冰涼等。

調理女性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乳腺炎、黃褐斑、浮腫、內分泌失調等,並有很好的美容祛痘功效。


調理精力如:失眠、健忘、渾身無力、四肢酸軟、消除疲勞等。

調理關節炎症:如骨關節炎、腰背痛、腰肌勞損、女性腳後跟痛等。

其他對於頭暈、咽喉腫痛、慢性咽喉炎、牙痛、支氣管炎、氣喘、咳嗽等有很好的治療緩解作用。

配合上正確的按摩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幫助健康,對多種疾病都有幫助。



日常運用的按摩方法

指壓法,用大拇指指腹用力按揉太谿穴就可,只需要注意這幾個事項就行。

1、左病右治,比如左邊牙痛就用左手按右側太谿穴,諸如此類。


2、配合呼吸,一次呼吸大概3-5秒鐘,按時呼氣,放時吸氣,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3、用力輕重,中醫認為穴位按摩“輕補重瀉”如有實證如咽喉腫痛等則重按,滋補腎臟則有酸脹感就可。

4、按揉順逆,與用力輕重一樣,入要按揉則順補,逆瀉,其他穴位均是如此。

如何判斷有沒有治療作用

中醫上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如按壓有痛感那就說明按壓此穴位可以起到治療的效果。

文章來源:中醫小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