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小孩子必灸的一個穴位,吃得香,長得高,不知道太可惜了!

人身上有一個奇妙的穴位,多數人極少關注它,不過它卻對小孩子特別好,可以說是小孩子健康成長的守護神,它就是:


身柱穴!


身柱穴是兒童治百病的穴位

身柱,身就不用說了,我們重點了解一下這個“柱”字,柱在古代是指楹柱,就是在房子中直立的起支撐作用的構件。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房屋的支柱倒塌了,房子還能完好無損地在那里為我們遮風擋雨嗎?

身柱在人體中的位置也是這樣的,它在後背兩個肩胛骨的中間,上接頭部,下面和腰背相連,就像一個承上啟下的支柱一樣。

我們在說一個人負擔重的時候,總喜歡說他“上有老,下有小”,是家裡的“頂樑柱”,其實就是突出他在家裡的重要性。身柱也就是我們人體的“頂樑柱”,要想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能好好地工作,不出問題,一定要照顧好身柱穴。

日本人對身柱推崇有加,稱之為“小兒百病之灸點”,意思就是說灸身柱穴對小兒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身柱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早在1938年,日本針灸學家代田文志就曾為長野縣的小學生集體灸身柱穴,這些身體虛弱、動輒感冒、消化不良的孩子,一個多月以後就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半年之後基本都痊癒了。這事當時在日本引起了轟動,以至於日本很多小學都效法施行。

其實,身柱能治療的疾病很多,如腦力不足出現的眩暈、肺氣不足產生的哮喘、脾氣虛弱導致的下陷脫肛等,都屬於正氣先虛,督脈的陽氣無法上升所致。在治療上,最重要的就是扶正祛邪,補足正氣。

所以,顯而易見的,這個穴最大的作用就是強身健體,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抵抗力。我們說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孩子,更要注意這個穴。除了像日本人那樣艾灸之外,按摩刺激的效果也很好。


年輕的媽媽在睡前時常給孩子揉一揉,不僅可以免去孩子吃藥打針的痛,還能讓孩子深深體會到媽媽的拳拳愛意,對於心理的健康也是無法估量的。由於穴位在背後,按摩的時候有可能不太好著力,可以拿一枚圓圓的硬幣,用硬幣的邊緣在身柱穴處上下滑動按摩。

而年輕人如果能時常給老人按摩的話,那更是給老人飽經風霜的心靈帶來無限慰藉。“夕陽無限好,黃昏景更佳。”這份“景”很多時候是需要年輕人去營造,去為親人精心佈置的。




小兒艾灸好處多

1、溫經散寒,行氣活血

這是艾灸非常擅長的,我們常常用來調理各種氣血瘀滯,受寒等等。現代書籍認為艾灸等調治400多種病,但是古人認為艾灸無病不治。

已故的灸法大師週楣生老先生,在《灸繩》一書中寫道,把灸法用的非常出神入化,包括劉翔的運動損傷,他認為在運動損傷這塊,用艾灸的行氣活血,效果會特別好。


小孩崴腳,灸兩次,就完全好了。還有些胳膊脫臼了,接好後,對著兩側灸一灸,一般灸完一次就不喊疼了。溫經散寒,像感冒、受涼都可以用。

2、補脾益腎,扶陽固本

小孩出生時是0,相當於是冬天,3個月相當於春天,6個月是在火的位置,開始是水,後是木,再是火,到火的位置時,由於火可以生土,此時脾胃開始動起來了,能夠消化五穀了,所以我們古人一直提倡等孩子到6個月時餵食穀物。

很多孩子在過早的餵食輔食時,傷了脾胃,因為他沒有這個火力來化食物,尤其若您身邊有這樣的孩子,我們要去告訴他,多給孩子去灸灸胃,灸灸合谷穴,把過去傷了的脾胃,慢慢給補回來。




陽氣是生命的根本,艾灸最大的功能是扶補陽氣,主要是扶脾腎的陽氣。腎是先天之本,它主管我們生長、生殖和發育,管著我們的生老病死,脾胃就是我們的糧庫。所以我們需要扶補先天后天之陽氣。

3、清熱瀉火,消腫散結

孫思邈的醫案中記載著用灸法給小孩清熱。我們知道孩子受寒就會發燒,發燒是我們身體的本能,用發熱的方法來驅逐我們身體受到的寒氣。


我們的手被門夾了,你會發現你的手會特別的燒灼,這是你身體用熱把你的氣血都調過來去修補你創口。此時我們藉助艾火的力量,節省你身體的能量。所以我們清熱瀉火用的最多的就是發燒的孩子、還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復高燒不退的孩子,用灸法特別好。

消腫散結的作用非常大,像風濕、小兒腮腺炎、扁桃腺等等就是運用艾的這種作用。



4、祛風解表,祛濕逐寒

冬天和春天是特別容易傷風的時候,孩子容易流鼻涕、打噴嚏,這時候你就灸一會,大概10幾分鐘,孩子的鼻涕就流出來了,你就會看到他臉就紅撲撲的,手也暖了。

濕氣夏天最多,夏天的時候很多孩子長濕疹,吃寒冷的飲食,傷了脾,造成脾不運化,形成的濕,也要用艾灸,效果好,見效快,孩子也無痛苦。


身柱灸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身柱灸之可通陽理氣、祛風退熱、清心寧神、降逆止咳和調理脾胃、促進疲勞恢復的作用,是臨床健全神經系統、防治呼吸系統疾病和小兒諸症的灸治主穴。

對於後背經常冷、痛,後背單薄,經常容易傷風感冒,容易見風流淚,就單一個身柱穴,每次10來分鐘,可以解決他的問題。

身柱灸適用於:嬰兒消化不良、吐乳、小兒泄瀉、腹脹、食慾不振、精神委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支氣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結核、哮喘、驚風、發育不良等病症。

文章來源:灸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