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如何通過日常飲食中5色5味對五臟進行調養?附5色食材表5味養生表(黃帝內經)

如何通過日常飲食中5色5味對五臟進行調養?附5色食材表5味養生表(黃帝內經)
辨食物顏色補五臟

《黃帝內經》中提到,青色養肝、紅色補心、黃色益脾、白色潤肺、黑色補腎。



如何通過日常飲食中5色5味對五臟進行調養?附5色食材表5味養生表(黃帝內經)

中醫認為:自然界中的五色,也是與人體中五臟相匹配的。大自然中赤、橙、黃、綠、青、藍、紫,絢麗斑斕,它們在為我們帶來美好視覺感受的同時,還隱含著一定的健康意義。根據中國傳統醫學中“五色配五臟”的理論,在每一種顏色的背後,都有其特定的保健功效。

如何通過日常飲食中5色5味對五臟進行調養?附5色食材表5味養生表(黃帝內經)




白色食物

不僅蛋白質非常豐富,而且脂肪含量也較紅色食品低很多,它入肺經,具有益氣行氣的作用;

黑色食物

則入腎經,滋陰補腎、健腦益智、抗衰老的功效較為明顯;

青(綠)色食物

以入肝經為主,在體內常扮演著“清道夫”“守護神”的角色,起著清熱解毒、疏肝強肝的作用;

紅色食物

入心經,可益氣補血,促進血液、淋巴液生成與循環;

黃色食物

入脾經,健脾和胃,助消化、促代謝,降糖、降脂、利尿。

常見五色食材表

如何通過日常飲食中5色5味對五臟進行調養?附5色食材表5味養生表(黃帝內經)


品食物味道調五臟

《素問·宣明五氣》認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

五味在中醫藥學中是指酸、苦、甘、辛、咸這五種味道。總體而言,雖然它們都有增強體質、治療疾病的作用。但不同味道的食品或藥物,還是有著各自的側重點。

因此,中醫在選擇食物或藥品時,既強調整個食療結構、藥物處方中五味的平衡與協調;也時常會根據治療和調理的需要,對某種食品或藥物有所突出,這樣就能更好地發揮其治療和養生功效。


如何通過日常飲食中5色5味對五臟進行調養?附5色食材表5味養生表(黃帝內經)

飲食中五味若是過偏過重,也會引發疾病,

如酸味太過容易造成肝氣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剋土);

苦味太過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氣(火克金);

甘味太過很容易造成脾胃過旺,而克制腎氣(土克水);

辛味太過容易造成肺氣過盛,而克制肝氣(金克木);

鹹味過多很容易造成腎氣過盛,而克制心氣(水克火)。

文章來源:卿禾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