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生活中我們有些人由於脾虛、運化功能減弱而出現面色萎黃、疲倦乏力、少氣懶言、食慾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等脾氣虛弱等不適症狀,去醫院檢查也檢查不出什麼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增強健脾意識了。它是指健運脾氣的一種治法,也是補法之一。



八大健脾方法,讓你精力充沛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1、揉帶脈

脾主運化,脾胃虛弱則會運化不力,造成身體水濕停滯。而揉帶脈則一方面健脾陽,另一方面則振奮了肚腩兩側膽經的陽氣,迅速化開了小腹內積聚的水濕。當然你要是覺得揉帶脈的力度不足的話,也可以用手握成拳來敲。順便再說一下,此法對便秘的治療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對於這一點俺可是親身體驗過的哦。堅持一段時間大便就不再粘著馬桶了。

2、爬山

爬山是日常人們鍛煉的常用方法,在爬山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到身邊美麗的風景,總結起來就是說爬山不僅能鍛煉筋骨,讓人汗水淋漓——這也是排除體內水濕的良法,同時還能讓人的脾通天地之氣,山谷之氣。這就是我們的古人所說的微言大義,短短的一句話就包含了極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3、踮足功

就是腳尖著地,腳後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這是非常容易實現的一個動作,胃部在足部的反射區是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經的原穴也在腳趾的關節部位。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煉腳趾。你可以踮著腳尖走路,你也可以試試踮著腳尖站個十來分鐘,記住在踮腳尖時要盡可能地把腳踮得高一點,這樣效果才會好!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4、推腹法

推腹法應該說很多人都知道的,在我們按揉腹部的同時身體的很多部位都加快了循環的速度了,人體內的三濁(廢水、廢氣、大便)都可通過此法來排除,而此三濁正是導致人生病的罪魁禍首。所以古人常說“大道至簡”,道理想通了,解決問題就容易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千千萬萬,但那就是所謂的“術”的層面的問題了!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5、跪膝法

此法可引氣血下行,使氣血流注於胃經。因此對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處的,當然此功法的好處遠不止這一點,堅持的時間長了自然會看到效果的。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6、捏脊法

捏脊梁骨,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時候,不必拘泥於穴位,因為脊柱兩側正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所經之處,捏脊能對身體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氣;還可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也可以用手搓脊柱及其兩側更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總之搓得發熱為止。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7、吞唾液養生法

唾液其實就是人體內最好的健脾胃的藥。中醫學認為,唾液能“潤五官、悅肌膚、固牙齒、強筋骨、通氣血、延壽命”,古代很多名醫都把唾液作為一種非常寶貴的身體物質的,可以讓人延年益壽,消除百病的。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8、拉筋

人的肝、脾、腎經都從大腿經過,所以拉筋對這三條經的拉伸和調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我個人的感覺是最好採用臥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顯著!另外多吃豆類蔬菜可以健脾胃的。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兩款食補方法

1、參棗米飯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黨參1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將黨參、大棗放在沙鍋內,加水泡發後煎煮30分鐘左右,撈出黨參、大棗,藥液備用。將糯米淘洗乾淨,放在大瓷碗中,加水適量,蒸熟後,扣在盤中,將黨參、大棗擺在糯米飯上,藥液加白糖,煎成濃汁後澆在棗飯上即成。可做早餐食用。此米飯具有健脾益氣之功效, 適用於體虛氣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慾不振、便溏浮腫等。

2、白朮豬肚粥

“養好脾百病不生”八大健脾方法,健脾補氣,讓你精力充沛(面色萎黃)

白朮30克,檳榔10克,豬肚1只,生薑少許,粳米60克。將豬肚洗淨,切成小塊,同白朮、檳榔、生薑煎煮,取汁去藥渣,入粳米同煮成粥。豬肚撈出切塊或片蘸麻油、醬油佐餐。早晚各服一次。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腹部虛脹、大便溏瀉不爽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功效。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名醫話養生,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暖冬

⊙運營編號:YNZY0001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